图片2.png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软件191党史学习实践团在薛俐博同学的组织下,在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举行以“学党史守初心”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展示和视频影像等资料,打造党史学习实境课堂,学习我军当年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利用沙家浜地区天然的地理条件,开展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斗争的历史。


团队成员走入大门,首先来到了“照壁”,参观了照壁上的题词,这是当年新四军六团的叶飞团长在当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后故地重游时,回忆起当年在此芦苇荡战斗的情景,心生感慨而作的,深刻体会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也需要以民众为土壤才能生根发芽。接下来走进“革命教育区”。此区由瞻仰广场、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禁毒馆和廉政馆等组成。它是抗战时期沙家浜军民鱼水情深、团结抗日的缩影,它所展现的光荣历史和革命精神深深震撼着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心灵。其中,瞻仰广场是革命传统教育区的主体工程,它由碑亭,照壁,柱雕,主体雕塑,煅铜浮雕等部分组成。在“沙家浜亭”的水边,是两块影壁,上书“芦荡火种”、“鱼水情深”八个大字,是集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字而连成的,是沙家浜精神的主题,体现的是“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革命精神。再往里就是“红石民俗文化村”了。在走向红石村的路上,可以看到大小不等的水面与茂密的芦苇交织在一起,这就是芦苇荡了。先辈们就是在这里与日寇们开展救国保家的斗争。


通过这次红色之旅的参观学习,软件191党史学习实践团一行感受到在动荡的革命年代,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前赴后继,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不管多恶劣的环境也困不住救国的热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若磐石的理想信念,是中国人奋勇前进的指路灯塔,是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力量。

(薛俐博/摄影 花辰晨/供稿 王学宇/审核)